第39期:基于质谱技术的环境污染物暴露测量与健康损伤效应研究

分类: 菲兰学术

2024年11月2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第三十九期线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近三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和微信视频号参加了本期学术论坛。

第三十九期学术论坛特邀广东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唐志老师做线上学术报告,主题为《基于质谱技术的环境污染物暴露测量与健康损伤效应研究:以二噁英和双酚类物质为例》。

唐老师首先介绍了环境健康问题以及化学性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等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污染物治理以及人群健康日益受到重视。

唐老师以二噁英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质谱技术精确测量暴露,并介绍了通过测定血液、母乳等人体样本中二噁英含量来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以在生活垃圾焚烧厂工人的人群队列研究为例,揭示了二噁英类物质暴露导致炎症相关的脂质代谢异动。此外,唐老师还分享了如何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来提高血清样本中二噁英的检测灵敏度,还介绍了双酚类物质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快速检测技术与健康效应研究。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围绕垃圾焚烧厂工人健康状况研究的职业暴露健康问题,与唐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开拓了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会议最后,举办方再次向本期学术论坛主讲人唐老师和其他与会人员表示诚挚感谢,精彩的学术报告、前沿的研究成果、深入的学术探讨共同促成了本期论坛的成功举办。本期“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至此圆满落幕,诚挚期待下期论坛与诸位专家学者的线上相聚,同时热烈欢迎各高校师生的与会交流!

  • 服务热线:400 0510 728
  • 联系邮箱:zhangyh@freshair.online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