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期:多感官交互的智慧声景展望
2024年12月21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第四十六期线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近三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和视频号直播的形式参加了本期学术论坛。
第四十六期学术论坛特邀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谢辉教授做学术报告,主题为《多感官交互的智慧声景展望》。谢老师首先介绍了声景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基于其单一感官体验的局限性、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技术整合的复杂性等发展难点,引入多感官交互的智慧声景。之后,谢老师介绍了其团队基于重庆大学声景研究中心研究平台所展开的一系列基础研究,包括了酒店、办公楼和商场等场景的建筑声学设计,医院住院部声环境改造、城市公园声环境与健康效益评估、自然声景辅助治疗焦虑症、介入治疗室声景恢复性效益评估、声景干预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生物节律的改善和对产妇焦虑与疼痛的缓解等。此外,谢老师及其团队还进一步地放大了研究视角,对重庆市山地社区环境、长江流域沿岸城市及保护区、旅游景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展开了声景研究。为了更准确描述人们如何体验和评价声环境,谢老师还展开了声景标准化研究,全世界超过18个国家/地区的声景研究学者参与了声景属性本地化翻译及验证研究。针对风力发电站的噪声问题,谢老师及其团队通过虚拟声景仿真技术以及交互技术,创造了交互性的沉浸式全息视听环境并参与展览。
最后,谢老师介绍了视听交互、嗅听交互、声热交互和其他多感官交互的声景营造技术,点明了多感官协同技术在智能家居、康养空间和室外环境中的广泛应用的潜力,也指出了智慧声景需要不同感官系统的同步协调,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