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期: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净化,以及模拟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分类: 菲兰学术

2024年10月19日上午,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青年委员会承办、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第三十七期线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四十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本期学术论坛。

第三十七期学术论坛特邀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沈佳磊助理教授做线上学术报告,主题为《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净化,以及模拟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沈老师首先从全球日益增长的健康与环境问题切入,指出注室内空气质量与人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鉴于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在室内度过,如何在现有节能建筑中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成为新的挑战。

在新冠疫情期间,沈老师使用DOE标准模型发现,看护中心和大学等封闭环境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其中通风不佳是主要诱因。通过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沈老师发现人员分布对病毒传播和感染概率有显著影响:在一个开放空间中,如果被用作报告会场,平均感染概率为1.32%,而若被用作宴会场所,平均感染概率达到了2.57%。

为了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沈老师提出了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三大策略:隔断空气流通、增加通风和提高空气洁净度。在评估这些控制策略时,他强调了考虑经济成本的重要性,这包括了初期投资和后续的运行维护费用,以及这些策略在降低感染效率方面的实际效果。

随后,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室内空气质量模拟软件CONTAM,该软件不仅能模拟房间内污染物扩散、火灾烟气流动,还可以加入算法,将计算长度拓展到城市范围内。

在交流讨论环节中,与会师生积极提问,围绕CFD和CONTAM的应用场景、石窟内空气流动与污染物分布和CONTAM学习等问题,与沈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开拓了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会议最后,举办方再次向本期学术论坛主讲人沈老师和其他与会人员表示诚挚感谢,精彩的学术报告、前沿的研究成果、深入的学术探讨共同促成了本期论坛的成功举办。本期“菲兰建筑环境与健康系列学术论坛”至此圆满落幕,诚挚期待下期论坛与诸位专家学者的线上相聚,同时热烈欢迎各高校师生的与会交流!

  • 服务热线:400 0510 728
  • 联系邮箱:zhangyh@freshair.online
  • 返回顶部